端午节作文400字左右
端午之韵,岁月沉香
粽香悠悠,忆往昔
每至端午,空气中便弥漫着粽叶的清香,那一片片青绿的粽叶,在奶奶粗糙却灵巧的手中翻转折叠,似灵动的蝶翅,糯米如珠玉,红枣似玛瑙,二者相拥,被棉线细细缠缚,仿若裹藏起一整个香甜的梦,幼时,我总爱蹲在一旁,瞪大眼睛瞧着这奇妙过程,口水在嘴角若隐若现,待粽子出锅,热气腾腾,剥开粽衣,糯米黏软,红枣甜腻,一口下去,满是幸福滋味,那是童年端午最甜蜜的记忆,如同一缕缕丝线,缠绕在心底,牵出悠悠情思。
龙舟竞渡,展豪情
江边,锣鼓喧天,龙舟竞渡拉开帷幕,一艘艘龙舟如蓄势待发的利箭,船头高昂,龙睛怒睁,似有破云贯日之志,桨手们肌肉紧绷,口号震天,木桨在水中有力翻搅,溅起层层水花,恰似蛟龙翻腾,掀起汹涌波澜,岸边观者如潮,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与船上号子交织,奏响激昂奋进乐章,这竞渡,是力量比拼,更是团结协作精神彰显,每一次划桨,都凝聚着团队心血;每一声呐喊,都传递着勇往直前信念,那飞驰龙舟,载着千年传承,向着胜利彼岸冲刺,成为端午画卷中最磅礴一笔。
艾草悬门,祈安康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清晨,家门两侧总会早早挂上新鲜艾草,那一抹青绿,散发着草木清香,萦绕鼻尖,艾草,在古人眼中是驱邪避灾的“神草”,它那浓郁香气,似能驱散世间一切秽气,护佑家人平安顺遂,奶奶常说,挂上艾草,一年都能无病无灾,这朴素说法,饱含对生活美好期许,小小艾草,承载着长辈关爱与古老民俗智慧,在门楣上静静摇曳,为节日添一抹庄重神秘色彩,守一方安宁,盼岁月静好。
香囊传情,韵悠长
街头巷尾,五彩丝线缠绕的香囊格外惹眼,女红巧手,将艾叶、菖蒲等香料精心填充进锦缎囊中,再绣上吉祥图案,或鱼跃龙门,或并蒂莲花,栩栩如生,香囊虽小,却满含深情厚意,赠予孩童,盼其健康成长;馈赠亲友,递一份真挚祝福,随身佩戴,丝丝香气氤氲,仿若将端午祥瑞与牵挂常伴身旁,它不只是饰物,更是情感纽带,连接着人与人之间温暖情谊,让端午韵味在流转间愈发醇厚。
问题与解答:
问 1:端午节为什么有吃粽子的习俗? 答:端午节吃粽子源于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体,纷纷将米团投入江中喂鱼,后来,人们用粽叶包裹糯米制成粽子,逐渐发展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问 2:赛龙舟这一活动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赛龙舟象征着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精神,在竞渡过程中,桨手们需齐心协力、节奏一致地划桨,才能让龙舟快速前行,它寓意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克服困难,追求胜利,也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传统民俗的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