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观后感
《哪吒》观后感
颠覆传统的哪吒形象
在影片中,哪吒的形象令人眼前一亮,他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那个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乖巧英雄,而是顶着浓浓的“黑眼圈”,双手插兜,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这种独特的形象设计,不仅赋予了哪吒鲜明的个性,更让他从众多神话人物中脱颖而出。
哪吒的“魔童”身份,使他天生带有被世人误解和排斥的特质,他的叛逆与不羁,是对命运不公的反抗,也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这种形象的颠覆,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哪吒,他的成长与挣扎,更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亲情:温暖与力量的源泉
影片中,哪吒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线令人动容,母亲殷夫人的坚毅与温柔,父亲李靖的深沉与内敛,都为哪吒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殷夫人怀胎三年,跳过门槛入府,为哪吒承受了诸多艰辛,她披甲上阵杀妖,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而面对哪吒时,她又流露出无尽的母爱,刚柔并济的性格让人敬佩,李靖则一改传统形象中的严厉,他对哪吒的父爱深沉而内敛,为了保住儿子的性命,他不惜跪求仙人,甚至在最后愿意以自己的命换哪吒的命,这种无私的父爱令人泪目。
友情:困境中的相互扶持
哪吒与敖丙之间的友情,是影片中的另一大亮点,他们一个是魔丸转世,一个是灵珠化身,身份的差异并没有成为他们友谊的阻碍,反而在相处中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当哪吒面临天雷劫时,敖丙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与他共同抵御天劫,这种生死与共的友情,让哪吒感受到了除了亲情之外的温暖与支持,他们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不仅展现了友情的力量,也让观众看到了人性中善良与美好的一面。
自我认同与命运抗争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哪吒在影片中喊出的最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哪吒对命运的顽强抗争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追求。
哪吒从一开始就被世人视为妖怪,遭受着各种误解和偏见,但他内心深处始终渴望被认可,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在修炼过程中不断成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担当,当天雷降临,他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佩。
影片的启示与思考
《哪吒》不仅仅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电影,更是一堂关于人生、关于成长的深刻课程,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不应放弃对自我的认同和对命运的抗争,它也提醒我们,亲情、友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能够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
影片还引发了我们对偏见和歧视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经因为他人的不同而对他们产生偏见?是否也曾因为第一印象而忽略了他人的内在品质?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和价值,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摒弃偏见和歧视。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哪吒的形象与传统形象相比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答:哪吒的形象在影片中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在外观设计上,他摒弃了传统英雄形象的俊美与端庄,取而代之的是独特的“黑眼圈”、不齐整的牙齿和双手插兜的站姿,这种设计使得哪吒看起来更加叛逆、不羁,符合其“魔童”的身份设定,在性格塑造上,哪吒不再只是单纯的正义化身,他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挣扎,会因为被误解而愤怒,也会因为友情和亲情而感动,这种立体化的性格塑造让哪吒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在角色定位上,哪吒从一个被既定命运束缚的英雄转变为一个主动抗争命运、寻求自我认同的个体,这种转变体现了现代价值观对个体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重视。
问题2:影片如何通过情节设置来强化主题表达?
答:影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节来强化主题表达,哪吒与敖丙之间的友情线索贯穿始终,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相互扶持和共同成长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又如哪吒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互动展现了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影片还通过哪吒对抗天雷劫这一高潮情节来集中展现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哪吒对命运的不屈不挠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追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