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5日 01:20:03学习资源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掌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文章的体裁特点及写作手法,如叙事、写景、状物等;学会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进行简单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等美好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生字词的教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读音、书写规范和词语理解。
    •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把握主要情节和关键细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初步运用。
  2.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隐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入理解。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如何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如何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以表达文章的意境等。
    • 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把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意义,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要点,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知。
  2. 朗读法: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节奏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情境教学法: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5.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词、句式、阅读理解等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辅助教学;制作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等;熟悉教材内容,撰写详细的教学设计。
  2. 学生:预习本单元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准备好学习用品,如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预计用[X]课时完成,具体分配如下: 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 2 课时
《乡下人家》 2 课时
《天窗》 1 课时
《三月桃花水》 1 课时
习作:我的乐园 2 课时
语文园地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三首》

  1. 导入(1 分钟)

    播放一段古风音乐,展示古代诗人作诗的画面,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古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初读古诗(5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3. 学习生字词(5 分钟)
    • 出示古诗中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正音后全班齐读。
    • 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顺序、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5 遍。
  4. 理解诗意(15 分钟)
    • 逐首讲解古诗的意思,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诗句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通过图片展示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径,以及树枝上嫩绿的叶子,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学生想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蝴蝶,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再也找不到的情景,体会儿童的天真活泼。
    • 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和诗人的情感。
  5. 朗读感悟(10 分钟)
    • 学生分组讨论三首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宿新市徐公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喜爱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清平乐·村居》则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乡村家庭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 学生带着感情再次朗读三首古诗,可以尝试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6. 背诵古诗(5 分钟)

    给学生一定时间背诵三首古诗,然后进行检查,可以采用指名学生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等方式。

  7. 课堂小结(2 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诗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8. 布置作业(2 分钟)
    • 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 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每首古诗画一幅简笔画,展现诗中的情景。

(二)《乡下人家》

  1. 导入(2 分钟)

    展示一些乡村生活的图片,如田园风光、农家小院、家禽家畜等,问学生:“同学们,这些图片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乡村,从而引出课题《乡下人家》。

  2. 初读课文(5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 读完后,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课文围绕乡下人家写了哪些内容?
  3. 学习生字词(8 分钟)
    •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正音后全班齐读。
    • 教师讲解生字的写法,重点指导“冠”“率”“搬”等字的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5 遍。
    •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捣衣”“向晚”等,可以结合课文语境或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
  4. 精读课文(20 分钟)
    •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画出相关语句。
    • 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归纳,比如从“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下人家的瓜藤攀上房顶是一种自然、质朴的美,与城市里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对乡下人家的景物和生活的描写,所表达出的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找出文中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5. 朗读感悟(5 分钟)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乡下人家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 教师范读部分段落,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如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的处理等。
  6. 积累语言(3 分钟)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背诵下来。

  7. 课堂小结(2 分钟)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乡下人家的独特之处和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 布置作业(2 分钟)
    •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景色或生活。

(三)《天窗》

  1. 导入(2 分钟)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屋顶上看过天窗?通过天窗能看到什么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然后引出课题《天窗》。

  2. 初读课文(5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 读完后,指名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3. 学习生字词(8 分钟)
    •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正音后全班齐读。
    • 教师讲解生字的写法,重点指导“慰”“锐”“莺”等字的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5 遍。
    •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慰藉”“锐利”等,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
  4. 精读课文(20 分钟)
    •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画出相关语句。
    • 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归纳,比如从“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当天窗关闭时,孩子们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天窗成了他们心灵的唯一寄托,而当夜晚阵雨过后,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雨脚、星星、灰云等景象,又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以及天窗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找出文中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5. 朗读感悟(5 分钟)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通过天窗看到的各种景象的奇妙感觉。
    • 教师范读部分段落,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如语气的轻重、节奏的把握等。
  6. 课堂小结(2 分钟)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窗的作用和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7. 布置作业(2 分钟)
    •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 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类似通过天窗看世界的经历,写一篇短文。

(四)《三月桃花水》

  1. 导入(2 分钟)

    播放一段桃花盛开的视频,展示三月桃花水的美丽景象,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对桃花水的赞美之情,从而引出课题《三月桃花水》。

  2. 初读课文(5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和”的读音。
    • 读完后,指名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3. 学习生字词(8 分钟)
    •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正音后全班齐读。
    • 教师讲解生字的写法,重点指导“绮”“谈”等字的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5 遍。
    •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绮丽”“回旋”等,可以结合课文语境或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
  4. 精读课文(20 分钟)
    •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三月桃花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画出相关语句。
    • 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归纳,比如从“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桃花水的清澈、明净,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周围美丽的景色,而“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桃花水的妙处,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把桃花水比作竖琴和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水的声音清脆悦耳和水面清澈平静的特点。
  5. 朗读感悟(5 分钟)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桃花水的美丽和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
    • 教师范读部分段落,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如语调的轻柔、语速的舒缓等,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
  6. 积累语言(3 分钟)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背诵下来。

  7. 课堂小结(2 分钟)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月桃花水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用美的语言去描绘身边的事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 布置作业(2 分钟)
    •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春天的一处美景。

(五)习作:我的乐园

  1. 导入(2 分钟)

    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你们的乐园在哪里呢?是家里的小房间、学校的操场,还是公园的一角?”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乐园。

  2. 明确习作要求(3 分钟)
    • 出示习作要求: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写出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出自己的快乐心情。
    •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要突出乐园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3. 指导选材(5 分钟)
    • 让学生思考自己想要写的乐园,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熟悉且有话可说的内容。
    •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选材,互相启发和补充,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4. 构思框架(5 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构思习作框架,比如可以先写乐园的地点和总体印象,然后详细描写乐园的样子,包括环境、布局等,再写在乐园中的活动,如玩耍、学习、休息等,最后表达自己在乐园中的快乐感受。
    • 让学生自己列一个简要的提纲,明确写作思路。
  5. 写作实践(20 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构思的框架和提纲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如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准确、内容不具体等。

  6. 修改完善(5 分钟)
    • 学生完成初稿后,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作文,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语病等问题,并进行初步修改。
    • 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并提出修改建议,如内容是否具体、描写是否生动、情感表达是否真挚等,学生根据同桌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7. 佳作欣赏(5 分钟)
    • 挑选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让学生作者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学习优点。
    • 教师对这几篇作文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明白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8. 课堂小结(2 分钟)

    归纳本次习作的情况,强调写作时要突出重点、表达真情实感、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9. 布置作业(3 分钟)
    • 将自己的作文抄写在作文本上,要求书写工整、规范。
    • 根据同桌和老师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更加完善。

(六)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10 分钟)
    • 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句子都运用了特定的表达方法来描绘事物或表达情感,如通过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等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通过描写瓜、藤、叶的颜色和状态,生动地展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装饰。
    • 让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运用这样的方法。
  2. 词句段运用(20 分钟)
    • 词语积累与运用: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词语,将其填入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1585.html

分享给朋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的相关文章

新年手抄报

新年手抄报

新年的由来 起源传说 详情 年兽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生性残暴,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畜,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燃放爆竹,以...

英语手抄报

英语手抄报

英语学习小贴士 词汇积累:可通过阅读英语文章、背单词书等方式,每天坚持学习新单词,并定期复习,利用碎片时间使用手机APP刷单词。 语法学习:系统学习语法知识,结合例句理解,制作语法笔记,便于复习和归纳。 听力训练:多听英语广播、看...

廉洁手抄报

廉洁手抄报

廉洁文化的重要性 维护社会公正 反腐倡廉:通过打击腐败行为,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每个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 提升政府公信力 透明治理:增强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的透明度,赢得公众信...

手抄报图片

手抄报图片

手抄报的构成要素 要素 说明 报头 通常位于手抄报的上方,是手抄报的主题体现,字体较大且醒目,可进行艺术化设计,如用彩色笔书写、添加装饰等,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报头可以是“绿色家园”等字样。...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触电、火灾、异物入鼻等。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安全规则,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幼儿在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求助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体育项目名称]的基本规则、战术原理和动作要领,在篮球教学中,学生要清楚比赛的得分规则、犯规判定以及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动作的规范。 掌握[X]种与本项目相关的运动技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