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的成语
浩如烟海的汉语成语中,“特”字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形容事物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也能表达独立自主、坚定高洁的精神特质,以下将详细解析含“特”字的成语,从语义、用法到文化内涵,展现这一汉字的独特魅力。
成语 | 释义 | 例句 | 出处/典故 |
---|---|---|---|
大书特书 | 书:写;记载,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 | 这件事意义重大,值得大书特书。 | 《左传·隐公元年》 |
大错特错 | 完全错了。 | 你这次的判断大错特错,需要重新考虑。 | 现代常用语 |
特立独行 |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他向来特立独行,从不随波逐流。 | 《礼记·儒行》 |
异军特起 | 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事物突然兴起。 | 新兴科技企业异军特起,改变了行业格局。 | 现代常用语 |
珪璋特达 | 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 他自幼聪慧,珪璋特达,未来必成大器。 | 《礼记·聘义》 |
英特迈往 | 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 | 这位将军英特迈往,令人敬仰。 | 古代文献 |
特开生面 | 见“别开生面”。 | 这次活动特开生面,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 现代常用语 |
单特孑立 | 形容独特超群,才华出众。 | 她在艺术领域单特孑立,风格独具一格。 | 古代文献 |
孤特独立 | 形容志行高洁,不同时俗。 | 他性格孤特独立,不喜与人交往。 | 古代文献 |
特别卖力 | 形容做事非常努力。 | 他工作特别卖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 现代常用语 |
特生礜石 | 礜石不附著别的石头而独立自生,比喻独立能力强。 | 她从小特生礜石,不依赖他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 | 古代文献 |
屹然特立 | 形容事物高大特殊,独立不群。 | 这座山峰屹然特立,俯瞰着大地。 | 古代文献 |
成语深度解析与文化内涵
-
“特立独行”与儒家精神:这一成语源自《礼记·儒行》,强调士人应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它体现了儒家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即保持独立人格的同时,又能与他人和谐共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是特立独行的典范。
-
“珪璋特达”与君子之德:《礼记·聘义》以圭璋(玉器)喻人,认为无需额外修饰即可通达,象征君子凭德行立足,这一成语常用于赞美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如苏轼评价王安石“珪璋特达,不拘一格”。
-
“特生礜石”与自然意象:礜石(硫铁矿)独立而生,古人借此比喻人不依赖外物、自主自强的品质,此成语多用于形容坚韧不拔的品格,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礜石特性,引申为人格独立的象征。
-
“大书特书”的历史应用:该成语原指史书对重大事件的郑重记载,后泛指对重要事物的强调,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便可谓“大书特书”,凸显其历史意义。
相关问答FAQs
问1:如何区分“特立独行”和“孤芳自赏”?
答:两者均强调独立性,但情感色彩不同。“特立独行”侧重志向高洁、主动选择不同流俗(如岳飞坚守抗金),而“孤芳自赏”多指因不被理解而自我欣赏,略带孤傲(如李白“对影成三人”)。
问2:“大书特书”能否用于日常小事?
答:不可,该成语专用于强调重大事件或人物,如“长征胜利值得大书特书”,若用于琐事,则显得夸张,可改用“反复提及”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