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见大巫成语
小巫见大巫”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析:
项目 | 详情 |
---|---|
拼音 | xiǎo wū jiàn dà wū |
释义 | 原意是小巫师见到大巫师,法术无法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方远远比不上另一方,差距悬殊,不能相提并论。 |
出处 | 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七三五·方术部·巫下》引《庄子》逸文:“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 三国时期陈琳在《答张纮书》中也有使用:“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
用法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常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多有自谦或嘲讽的意味。 |
近义词 | 相形见绌、黯然失色、大相径庭等 |
反义词 | 不相上下、平分秋色、旗鼓相当等 |
例句 | “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比起目前这计划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茅盾《子夜》;“他是我们校队中个子最高的长人,可是与今天来访的外国队球员一比,却似小巫见大巫了。” |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学识广博、能诗善文,在魏国做官,东吴长史张纮对陈琳的《武库赋》《应机论》大加赞赏,陈琳得知后,谦虚地给张纮回信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很少与天下文人学士交流,没见过大世面,只是我们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所以我容易冒尖,得到大家的称赞,但我和张昭(字子布)、王朗(字景兴)相比,差距太大了,就像小巫见大巫,没有什么法术可以施展。”
相关问答FAQs
Q1:小巫见大巫这个成语可以用在什么场景?
A1: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比如比较不同规模的事物、不同水平的人的才能等场景,且多带有自谦或略带嘲讽的意味,例如在描述一个小公司与大企业的实力对比时,可以说小公司与大企业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或者一个人在面对比自己能力强很多的人时,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不足。
Q2:小巫见大巫和相形见绌有什么区别?
A2:“小巫见大巫”强调的是两者差距悬殊,一方远远比不上另一方,侧重于差距大的程度,且更形象生动,常用来形容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相形见绌”则表示相比之下显得不足,更侧重于因对比而显示出自身的不够好,但不一定强调差距特别大,是比较直白的表述,他的作品与大师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突出差距极大,而“在这一批优秀的作品中,他那幅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更侧重于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