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两短成语
三长两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ān cháng liǎng duǎn,意思是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成语出处与典故
“三长两短”出自明代范文若的《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关于其来源有多种说法:
-
棺木说:一种说法是“三长两短”与棺木有关,古时棺木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捆合,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故称“三长两短”,后来棺盖改用钉子固定,这种捆法逐渐消失,但“三长两短”一词却流传下来,成为对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
-
欧冶子铸剑说:另一种说法与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中记载,欧冶子造了三把长剑和两把短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磐郢)、鱼肠、巨阙,这三长两短五把剑锋利无比,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后世把各种危及人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
-
香烛说:还有一种说法是“三长”指三柱香,“两短”指两支蜡烛,活人通常不受这些东西的限制,而需要用到香烛的场景大多与丧事有关,三长两短”也由此被引申为对死亡的一种委婉表述。
用法与示例
“三长两短”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含贬义。“要是万一李嫂子有三长两短,真是可惜!”“他这次出门,你可得多留意着点,别让他有个三长两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表达对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的担忧,尤其是在涉及到人身安全方面。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山高水低、一差二错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一种不确定的、可能带来不好结果的情况,与“三长两短”在语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可用于形容意外或危险的状况。
-
反义词:安然无恙,它表示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或遭遇不幸,与“三长两短”所表达的负面意义完全相反。
相关成语对比
-
与“飞来横祸”的区别:“三长两短”多指死亡,一般含有假设性,多用于口语,是一种相对委婉的说法;而“飞来横祸”强调灾祸的突然性,多用于书面语,语气较为直接。
-
与“说长道短”的区别:“说长道短”是指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与“三长两短”在语义和用法上完全不同。“三长两短”侧重于描述一种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尤其是与生命相关的;而“说长道短”则侧重于人们对他人行为或事情的评价和议论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