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成语吗
高山流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它源自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列子·汤问》中的一段故事,讲述了伯牙鼓琴,钟子期能够理解他的音乐意境,以下是关于“高山流水”的详细解析:
项目 | 详情 |
---|---|
拼音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释义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用来形容乐曲的高妙。 |
出处 |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近义词 | 流水高山、墓门挂剑等 |
反义词 | 下里巴人等 |
例句 |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
用法 | 通常用在句子中作为宾语,表达难以找到理解自己的人或者赞美乐曲的高超。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这个故事体现了“高山流水”的深刻寓意,即好的琴音需要有人欣赏,知音的难得让伯牙在子期去世后不再弹琴,在社交中,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时是为了那些能够理解我们的人而活着。
相关问答FAQs
“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哪些语境中?
答:“高山流水”这个成语通常用在表达难以找到理解自己的人或者赞美乐曲的高超的语境中,在描述一段深厚的友谊或一段美妙的音乐时,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高山流水”与“知音难觅”有什么联系?
答:“高山流水”与“知音难觅”都表达了寻找和珍惜知音的主题。“高山流水”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知音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难以寻觅的珍贵,而“知音难觅”则直接点明了寻找知音的困难和不易,两者都强调了知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